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领导干部解读:《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
11371500MB28673299/2022-4406267
2022-01-12 08:09:39
市应急局

领导干部解读:《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钦军,市应急管理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潘晓雪,解读《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和《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并回答记者提问。

聊城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钦军

下面,我代表市应急管理局介绍一下《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和《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两个《规划》)的有关情况。

一、两个《规划》出台的背景

(一)两个《规划》出台的必要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0年12月24日印发了《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2021年8月11日,省政府安委会出台了《山东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十四五”时期,国家和省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及时总结“十三五”期间全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结合我市实际,起草编制了两个《规划》。

(二)两个《规划》的起草过程。为科学编制两个《规划》,市应急管理局专题组织召开两个《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两个《规划》初稿后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邀请省专家和法律顾问进行论证和公平性竞争审查,并完成了41个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会签,经市司法局审查后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1月21日,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后,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

(三)两个《规划》出台的意义。两个《规划》针对聊城市“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新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建设,确定了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了各主体责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法制基础,做好风险防控,适应聊城市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致力打造聊城市应急管理新格局,为聊城市“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二、两个《规划》的目标

《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制定了2025年和2035年的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建成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全面有效防控和应对。全市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及以上事故明显减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到 2035 年,应急管理体系成熟完善,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涵盖了安全生产类、防灾减灾类、应急救援类3大类和自然灾害类领域、事故灾害领域、应急救援领域3大领域的分类指标。

《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确定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企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大幅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到 2035 年,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大幅提高,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两个《规划》的主要内容

两个《规划》分别通过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有利于统筹各项措施实施,开创新时期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内容如下:

《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通过健全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夯实应急管理法制基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基层基础工作和实施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明确了七项规划措施。与省里已经出台的《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相衔接,提出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科普基地场馆建设以及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等五项重点工程。

《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通过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全力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强化应急救援处置效能,夯实安全生产支撑保障,筑牢安全风险防控屏障明确了七项规划措施。与《山东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相衔接,提出了安全风险防控基础提升、安全监管执法保障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创新能力提升和安全生产素质提升等八项重点工程。

四、两个《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职尽责,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二是完善投入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在一般公共预算中足额安排预算经费,保障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费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本有序扩大投资,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执法检查、信息化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三是推进创新试点。加大安全生产规划的宣传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安全生产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总结我市安全生产领域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打造安全生产“聊城模式”。四是注重评估考核。发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健全协同配合机制以及信息通报、形势会商、经验交流、协调联动等制度,开展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跟踪评估,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加强督促检查,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