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简明问答:《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实施应急能力提升五项重点工程
11371500MB28673299/2022-4406268
2022-01-12 08:13:34
市应急局

简明问答:《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实施应急能力提升五项重点工程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记者两个《规划》配套提出了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请问具体有哪些内容,可否详细介绍一下?

潘晓雪(市应急管理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聊城市“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实施应急能力提升五项重点工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市、县(市、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为党委、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重要指挥场所,充分运用应急指挥车、单兵系统等指挥手段,推进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一盘棋、一张网”的工作格局,分步骤建设“智慧应急”信息系统,完善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全面优化提升对重大险情和各类事故灾难的快速响应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工程:建设市、县、乡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点),力争三年时间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库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应急物资建设,提升调拨能力。应急科普基地场馆建设工程:统筹科普和体验教育场馆资源,完善基地、场馆教育培训和演练功能,为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救援队伍、重点岗位员工、社会公众等提供实训演练、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安全培训等服务。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我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开展地质调查,加强聊考断裂带地震活动断裂探测,发现问题及时预防整治。

《聊城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筑牢安全风险防控屏障八项提升工程。安全风险防控基础提升工程: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加快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安全防护距离达标改造建设,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落实化工园区准入与退出机制。安全监管执法保障建设工程:用三年时间逐步补齐安全监管执法机构业务保障用房、特殊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执法装备缺口,配足配强执法队伍,配齐配全执法装备、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加强执法过程管理、数据分析、5G 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配备。有计划地对全市安全生产执法队伍进行轮训。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程:加强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安全风险全要素全过程监测、研判与预警,实现安全风险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预警信息发布、物资配置与调度等功能。强化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类分级管控,为重点监管、精准执法、科学施策提供技术支撑,基本实现智能监管监察和精准风险防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市级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水平,引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在线监测监控、安全生产台账等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物联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推广应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加快城市避难设施和场所建设,开展城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风险一体化排查,推进城市电力、燃气、供水、排水管网和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完善重点行业和区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决策机制,建设区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地质灾害等重要应急物资、救援装备储备,提升应急救援装备现代化水平,保障各类事故险情应急需求。安全生产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安全生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应用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产品等事故灾难抢险救援装备。安全生产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宣传平台,实施安全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开发安全宣传教材、读物、动漫、游戏、视频等文化产品,加强线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推动安全生产教育基地和安全体验馆建设。

记者:目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行实施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政策,请介绍一下这项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在应急提升工程建设和应对灾害救助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潘晓雪(市应急管理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由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政支付保费,不用老百姓花一分钱,为全市人民提供的一项保险保障。承保范围主要是在洪涝、干旱、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13种自然灾害及溺水、居家煤气中毒、爆炸、火灾、触电等5种特定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居民住房倒塌或损坏、居民基本生活用品(衣被、口粮、厨具)的损毁、抢险救灾、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因灾导致受灾人员的饮水困难以及其他政府认定需救助的事项。保障对象为我市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时在本区域内的外来人口。根据我市的保单约定,人身伤亡救助最高赔付15万元,房屋损失救助最高赔付5万元。

我市按照专业资质和承保能力,在省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专项小组确定的10家准入的承保机构范围内,通过比选的方式确定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市中心支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共6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机构,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为主承保公司,负责全市灾害民生保险承保、理赔、查勘、宣传以及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专项小组办公室对接等系列工作。

市民朋友如果发生了以上灾害事故可以拨打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95511”进行电话报案。工作日期间如仍有疑问可以拨打“2936596;2936597”进行咨询、投诉、理赔进度查询。

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工作机制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有力补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民生项目,该项目运行三年以来,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对健全和完善我市灾害救助体系,转变传统单一的政府救灾救助模式,构建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全新救灾救助机制起到了巨大作用。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